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新时代好少年

----2022级学生聆听法治讲座有感

来源:学生事务部2022-10-26刘懿鸯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剧变时期,人格尚不健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模糊不清,极易养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青少年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法治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薄弱、任性倔强、缺乏防范意识等。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我校于1021日下午,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主题为《法治伴你行,“网”事知多少》的法治教育讲座,旨在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对法律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促进未成年人就有明辨是非、自尊自律和遵纪守法的意识,积极营造法治教育氛围。我校特邀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的盛婧检察官作法律主讲,并聘请她作为我校的法治荣誉副校长。学生事务部副主任刘懿鸯主持了此次讲座。全体22级学生认真聆听并参与了讲座,以下是部分同学的感想。

 

22301  孙思蕾:

自古有云:“国, 无法则乱,民,无法则贫”。由此可得,法,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更是国富民强的制国方略。作为中职生,又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不去触犯法律,必须做到有法必依,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国家都制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我们都要严格遵守。眼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但在学法的同时,也要注意道德、勇气、社交能力的培养。做一个真正的“四有青年”,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做出贡献。通过这次法制教育讲座,我深刻的认识到青少年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会抵制不良影响和不良诱惑。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自觉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为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而努力。

 

22302班  魏袁瑾:

作为中职生,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努力学本领,认真听老师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努力学习专业课的知识,为成为更优秀的人努力。不要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失去了自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同时保护好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通过聆听这次的法治教育讲座后,我们增强了对网络安全重视程度,网络一直以来都是一把双刀剑,它不仅能给人带来生活上的便利,还会让网络诈骗钻空子,所以我认为这次的法治教育讲座是很有意义的,之前,一款叫“羊了个羊”的小游戏爆红网络,它让玩家们挑战关卡,观看广告,羊了个羊小游戏爆火的同时多地警方发布了风险提示,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羊了个客服施行诈骗。这次讲座让我们意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不要以为它离我们很远,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范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让法治安全伴我同行。

 

22302班 俞琦:

今天听了法制教育讲座中分析的很多案例,有未成年给主播刷礼物,有充值被骗钱的。现代网络技术发达,几乎每个人都会上网,而网络中也布满陷阱,未成年防范意识不够强,落入陷阱更是常有的事。就先说自己,在前些年过年的时候,就因游戏充值而被骗子先后骗去一千多元,现在想起也是后悔莫及。我们总是对家长老师的教育不以为然,认为上网被骗这种事轮不到自己,然而,在绝对的诱惑面前,没有什么人能抵抗的住。讲座中也提到了未成年玩游戏的事情,按照国家新闻署出版的规定,一周只有三小时的游戏时间,现在很多人用自己父母的身份证去实名认证游戏,以解除时间限制,我们正值最好的年华,不应沉迷游戏,让游戏主导我们的生活。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是时代责任的担当者,应志存高远,更应该树立良好的网络意识,合理控制用网时间,利用互联网去开拓自己的视野,抵制不良诱惑。有法治意识,不做违法之事,自觉遵守法律规定。现在是学习的黄金期,在中职期间,我们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品德修炼,不断完善自己,将理想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提高自身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22303班  季靓颖:

 第一个案例——兼职被骗。大致内容是王女士发现了一个刷单的链接,下载并添加了“客服”微信,当进行到第三笔任务时,对方告知王女士需要连刷三单才能一起结算佣金,王女士继续刷单,且发现金额越来越大,她这才意识到被骗。通过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三件事,一是刷单是违法行为,以刷单做任务的都是诈骗;二是凡是要求垫资、银行卡转账的都是诈骗;三是我们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和二维码。第二个案例——关于防沉迷。初一男生有一段时间打游戏打得厉害导致成绩下降,家长感到生气没收了手机,男生抵挡不了游戏的诱惑,于是他做了一件令父母震惊的事,他翻墙到以前的初中,把一部老师没带回去的手机偷走。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知道网络的具有诱惑力的,我们要控制好上网时间。并且要知晓“人没有完全的自由,自由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第二个是游戏消费限制方面,未满12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12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上限为50元,每月上限为200元;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上限为100元,每月充值上限为400元。最后检察官提醒“通宵闯关要不得,适度游戏更健康”。通过这次的法治教育,我们增强了法治意识,提高了法治素养,我们明白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争做遵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也要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法律是维护自己权益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让我们共同建设法治社会。

 

         22304305307班 沈偲语:

这次的法制讲座,让我对网络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感悟。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一网,遵守网络的法律与道德规则,利用网络带来的好处,拒绝网络的坏处。在其中一个事例中讲一位网友在网络中结识了一位“年轻”男网友,在网相处一段时间后,并去男网友家里奔现,随后发现竟是一个老男人冒充的,最后被其侵犯。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不应该盲目轻信别人,要有警惕意思,懂得保护自己,否则只会弄巧成拙。作为一名中职生,我们要坚决抵制网络不良行动,勇于举报不法分子,不沉迷与网络,做一个合法的小公民。不断加强和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多学习网络防范知识,更好地和用计算机,更好地学习生活!


22306班  孙铭:

学、中懵懂的光,逐步成为一名中职校的青少年学们身上的责任也会着成长而变得越来越多。作为们在成的道路上该更加力学习,极认真听讲,在家里听从父母的教导、在学校从老师的教加劳动,遵守法律法规,做违法违纪的事。在《法律伴行“事”知多》的讲座校的法律副校长我们讲述些与我们龄相的青少年例,告诉我们他们是怎么走上错误的道路成为了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或怎么受骗上当成为受害者。这些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他们对于淡薄,无法认识到他们所做的事触犯了律,终的悲剧。在暂的人里,青春无疑是美好、活跃的光,不要因为一次的错误而去美好的青春。这次法制教育座,提升了们青少年的法律识,使我们懂得哪些事是违法不可以做的,促使我们自觉遵守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维护定。我们要遵纪守法的好年,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犯法的路,同时保护好自己,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22308班  何世琴:

今天,盛检察官讲了许多有关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很多青少年都是纯真无知、懵懵懂懂,稀里糊涂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最后酿成了悲剧。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让只有半只脚踏入社会的明白了肩负的社会责任。法治副校长指导我们要预防和减少犯罪必须要有一些应对的方法。我们要提升自身的法治素质,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会抵制不良影响和不良诱惑。要了解与掌握自己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守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我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会诱使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会让我们一些未成年人失去理智,甚至上当受骗。我们不要轻信陌生人,坚持底线,不要白花钱。网络游戏再好玩,也不能够忘乎所以,把学习放一边,整天打游戏。父母亲的血汗钱不能白白浪费。我体会到天上不会掉馅饼,每个人都要有防网络诈骗的能力,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要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读书、学习、健身,培养良好兴趣爱好,少玩手机。

 

         22501  谭允柔:

 通过本次“法治伴你行,‘网事’知多少”的法治讲座中,我体会到了拥有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原来许多违法的行为和事件近在咫尺,我们应该预防网络沉迷,违法犯罪的行为。案例1:一位重点高中的学生因为沉迷游戏导致成绩下降,被家长没收手机后,跑到了初中去偷以前被没收的手机继续玩游戏。让我意识到了沉迷网络的严重性,游戏不仅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还影响到了学习和人际交往,甚至会导致违法事件的发生,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通宵玩游戏好自我管理。案例2:一位初中学生小丽在游戏中认识一位网友,互相加了qq,两人不断打游戏升温,于是两人约定线下见面,白马王子变成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最后被性侵。这个案例诉说了不能随意加网络陌生人的好友。 这次的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法治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了解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在网络中也应该做到守规则,自律。不在网络上随意散播谣言,造谣,损害他人的名誉。遇到欺凌是应该告诉老师、家长,警察。依法办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2502  孙贤琳:

案例一:未成年人通过游戏,添加陌生人好友,导致被性侵。此案例触犯了刑法第236条的强奸罪,在刑法中对强奸罪的解读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案例二:通过利用购物平台的系统漏洞和兑奖活动的规则漏洞,采用“一券多卖”的方式实施诈骗,非法获利。这起案件触犯了我国刑法第226条的诈骗罪,此罪可这样解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然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仅要知法懂法,绝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更要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通过这次的讲座,让我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解了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上述两起案件让我明白:我们应合理利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交友观,做到绿色上网,并加强网络安全的防护,抵制网络违法犯罪。遵守法律法规从我们做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22503班   胡昀:

我们作为中职生,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成为新时代的模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进行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十分猖獗。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与此同时我们学生自身在专业学习之余,自觉尝试接触社会,增加自身的社会经验,加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重视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不清楚的事宜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咨询;再者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一旦出现意外,沉着冷静,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及时与父母和老师沟通。

 

22504班  朱逸晨:

这次的法治教育讲座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个社会存在着的众多未知危险。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判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盛检察官告诉我们,在法制社会中,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应规范自己的言行,并且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法律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已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且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指导着人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此次讲座,让我意识到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增强法治意识、并学会依法办事。法律就如同一块路标,指引着青少年,行走在光明的道路上,并且越走越辉煌!

 

         22505班  宋婧文:

今天检察官盛婧老师为我们讲法律讲座告诉我们身为检察官她的主要职能:审查逮捕、法律监督、审查起诉、公益诉讼。这次的讲座主要和我们讲述了网络安全问题。当我们玩游戏时,尤其是闯关游戏,不能急于通关而去网上搜索通关秘籍,可能会被病毒网站入侵。平时虽然可以适当玩网络游戏,但得克制,控制玩的时间。首先我们要转移注意力,想要玩游戏的时候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比如去吃东西、去外面散步、去看几本书等,尽可能地控制住自己想玩游戏的欲望。同时未成年在游戏里充值数不能过多,家长赚钱也不容易,不能随便乱花钱,应该用在有用的地方。在同学们上网时也要绿色浏览网站,小心陌生人的来电。宪法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主体等作出明确规定。

 

        22506班  张皓云:

法治副校长盛校长为我们普及法律知识。她先为我们普及了什么是法治审核官。警察抓到犯罪嫌疑人,就开始进行审查起诉,然后进行犯罪监督,看看犯罪嫌疑人是否造成犯罪,最后进行公益诉讼,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流程。盛检察官首先提出了防沉迷三件套,规则+自律+爱好。还给我们科普了各种电子游戏以及直播的法律知识。关于电子游戏,她提示我们:网络游戏要实名,通宵闯关要不得,氪金充值不提倡,适当游戏更健康!关于直播,她说到:未满十八不直播,低俗直播莫观看,打赏主播使不得,文明观赏不沉默!其次是从网络安全防护来介绍,老师先提出了几个真实案列,介绍了网络上危险重重,我们未成年人要在网络上小心行事。还有各种网络诈骗案。有些网盘内容甚至会对自己的财产造成危害。还介绍了各种骗子的方法以及套路,让我们小心谨慎。最后是网络违法犯罪,我从里面得知从商家头上“薅羊毛”、诽谤以及造谣、在朋友圈以及网络上谩骂同学都是犯法行为。通过这次讲堂,我知道了网络犯罪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仅是自己要做到遵守法律,也要保护我们自己的网络财产和自身安全。我受益匪浅,深有感触。


 22507 严佳怡: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我们要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要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利。我们要坚信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要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知法,懂法,用法,做文明法治公民。在这个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要坚持法律至上。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心中有法,自觉守法,有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2508班 肖雨:

通过这次的讲座,让我深刻了解到了法治的意义,其实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治是无处不在的。就如同在讲座上举出的种种案例,看似难以理解但是它却是真实发生的,这些案例同样的也是在提醒着我们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我们在生活中更要努力辨别事情的好坏,不做违法犯法的事情,如果发现有人正在做触犯法律的事情,我们应该及时制止那些将要触犯法律的行为或者直接告诉警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讲这次讲座上的内容宣传给自己身边的人,让更多人的了解法治的内核。

 

22509班  叶子怡:

今天听了题为《法治伴你行网事知多少讲座我了解了网络上的违法行为和相关网络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她讲了三个部分网络预防沉迷、网络安全防护和网络违法犯罪。还介绍了防沉迷三件套----规则、自律、爱好。我们不要沉浸在游戏网络手机里,要培养别的爱好。检察官给我们述了许多案例,中有女生因为轻信陌生人,加好友而被骗,遭到性侵犯;还有学生因为沉迷游戏成绩一落千丈,之后父母想要收手机不让他继续沉迷却为时已晚,他已上瘾,鬼迷心窍地偷偷回到以前的初中,盗窃以前老师的手机打游戏,酿下大错,毁了自己所谓前途还有因为一念之差成为网络诈骗同伙我们要谨记盛婧检察官告诉我们的预防诈骗的口诀和经验

   校荣誉法治副校长盛婧检察官深入浅出地解析近年来办理过的典型案例,分析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给同学们以案释法,以法论事,解析法律常识。每个青少年要多多学习法律知识,要提升公民素质和公民意识,热爱祖国、珍惜生命、维护公平、公正,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必将有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绿色上网,善于网上学习,诚实友好交流,维护网络安全,不沉溺于虚拟网络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已成为文明发展的重要课题。让我们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绿色网络空间,做个有着良好道德素养的时代新人。


返回原图
/